目前,野生菌大量上市,受到不少市民青睞。然而,野生菌種類繁多,稍不注意就會“踩雷”。涪寶在此提醒,不要隨意采食蘑菇,因為單看外表,并不一定能夠準確判定是否無毒,不采食野蘑菇才是預防中毒之道。
近日,安州區疾控中心的工作人員來到城區的東禪寺菜市場和花荄農貿市場,對市面上銷售的野生菌進行辨認。在辨認過程中,工作人員隨機詢問往來市民,發現大家對野生菌也有一定的認識。
市民任大爺告訴記者,自己平時采摘青岡菌、馬皮包菌、雞蛋黃菌等食用,而像芝麻菌、石灰菌等是不能吃的。事實上,一些有毒的和無毒的野生菌在外形上非常相似,很難辨別。
安州區疾控中心疾控科主管醫師陳偉介紹,長期以來,市民分辨蘑菇是否有毒的方式是存在誤區的。比如鮮艷的蘑菇有毒、顏色普通的蘑菇就無毒,或者蘑菇和大蒜一起煮,大蒜的顏色變黑就有毒,顏色不變就沒有毒……這些都是不準確的。
那么應該怎樣避免誤食毒蘑菇呢?陳偉告訴記者,需要注意的是,首先不要購買和采摘自己不熟悉的蘑菇,也不要過于自信,認為自己能夠正確辨別。其次,在食用了野生菌之后,如果感到頭暈、惡心、嘔吐或者其他不適癥狀,一定要高度重視,及時前往醫院救治,以免造成更加嚴重的后果。
相關閱讀:
以下野生菌有毒!別吃!
(劉欣 綿報融媒記者 安崢 文/圖 人民日報微博)